漫谈经济主义的局限性(转)
漫谈经济主义的局限性
张锋强
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是中共十六大提出来的,它与当年邓小平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是以一贯之的!形象的小康社会概念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有其特有的战略意义。一方面,让发展目标很实在、更可待,甚至以通过数据的方式将这一目标作为具体任务逐级分解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和功能组织;另一方面,突出了这一目标对社会观念的引导、发展的主调和资源聚拢带来新的转换!随着这一目标的实施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吻合,这种通过经济发展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式就曾被一此追赶型的民主制度不甚健全的东南亚国家所效仿。例如,马来西亚就跟随着提出了“2020宏愿(2020vision)”的经济发展计划!就是要效仿中国的做法——充分地利用经济发展的来梳理社会问题、整治社会秩序和解决社会矛盾。于是这种国家战略后来被西方经济学者和社会学者冠名于“经济主义”。
所谓的“经济主义” 就是走经济主义路线,就是以经济发展为主基调,并充分利用经济的发展解决社会发展的问题。因为采用这一国家发展战略的领导人相信:很多问题都是可以通过发展经济来解决的,甚至认为可以消弭或至少可以减轻社会对政治改革追求的压力!当然,西方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家总是有其独有的审视目光,于是,他们在解释这一发展战略便认为:热衷经济主义的国家总是那些欠缺民主制度程序的国家,而这些国家认为政权的合法性是来自于发展经济的能力,而不是人民选票。
当提出“和谐社会”概念就意味对“小康社会”概念的一种修正。尽管小康社会作为发展战略有一定动力优势,可近二十年的经济发展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趋势在形成:走经济主义路线虽能很好的地解决经济发展水平问题和就业问题,但不能一而统之解决好社会问题,而且还不断滋生出新的(社会)问题,或让原本存在的社会矛盾加以激化。因为走经济主义路线总是企盼“社会稳定”而不是“一个不断演进的社会”;另外,走经济主义路线也往往滞后社会政治改革或掩饰了社会改革的停滞。这都是国家发战略走经济主义路线的凌驾性决定了的。因为这一发展战略强调的是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和主动性。
无独有偶,亚洲的金融危机发生在1997年初。这场危机引发的亚洲各国的变化似乎就已打破了经济主义的神话!因为很多经济人士都要把亚洲国家所产的诸多问题归结到这种经济主义之上!当然,走经济主义路线的优势在充分被人们认识的同时,其局限性也确实随着这一路线的践行而日益彰显!在这里,有必要将这些问题归纳出来。有助于社会认识我们为何要修正“小康社会”并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
第一,经济主义体现了社会对财富追求的直接化和社会主轴化的转变,往往造就了社会“金钱至止(或称之为金钱主义)”倾向,这也是一般人常说的金钱意识。从近期效果看,人们会变得实在并长于经济利益的计算,同时会减轻(或减少)过激行为,并会导致社会有一个较长时间段对政治要求弱化或不感兴趣!只要经济能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人们也就不轻易(或不太会)去挑战政府,从而弱化了社会对政府的改革要求与改革推动!但从长远看则正好相反,也就是社会的金钱意识会对政治产生弘大的压力。具体说来,就是任何经济问题都可能招致百姓对政府的怨恨,而演化为政治问题。一旦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百姓都会将矛头对准政府。当百姓一旦认为政府已经无力提升经济生活,政府的合法性也就很快地失去了。在全球化时代,是制度文明的竞争时代,当百姓将发展经济快慢与制度的先进性简单地等同起来之时,这种简单的思维就很可能逻辑化。问题是,全球化的资源为全球配置,导致国家的经济不再完全由一国政府所控制,这一点在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了。记得亚洲金融危机之时,外国强大资本搅动印尼的资本市场,金融危机触发了政治危机,于是苏哈托被本国人民所抛弃。而在经济发达的西方,金融危机发生频率高得多、规模也大得多!却没有因金融危机即起政治风暴这回事!这里的对比是那样的简单明了!
第二,经济主义总是与经济实力相互表里,那么,经济主义下的社会阶层的参政议政机会是不均等和不公平的。而且这种参与度几乎取决于经济资源。于是形成了资本与权力的自然结盟!时下我国社会对“利益集团”的憎恶,显然已经无法从走经济路线中得到求解!可以不客气地说,政治资源的不公平其实就是经济主义的最大政治风险因素。
第三,经济主义之下无法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这也是走经济主义路线的内核所决定了的!因为走经济主义路线专注的发展而不是分配。记得邓小平就有一句“让少数人先富起来”的话!再说,分配是由国家政策来落实的,由于经济主义下的参政议政的不公平,便注定资本在政治上的强势!这一问题在政府与“得益集团的”博弈中表现出来的种种结果又何止是强差人意那么简单。!我国开放改革只有三十三年历程,却有基尼系数已经接近0.5的无奈。收入分配的不公在走经济主义路线的国家所包含的政治风险是显而易见的。此起彼伏的利益抗争正直白无误反映着社会的利益诉求。
第四,经济主义之下的GDP追求注定着太多的数字游戏,注定是一个拼资源的时代!充斥着“垃圾GDP”政绩却能让各阶层和组织功能单位领导者自鸣得意与骄傲。当权力也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一种动力时,权力的风光是那样的天经地义,并产生了一种虚假的合法性,腐败滋生也就有了天然的温床!这也是走经济主义路线的国家一直无法治疗的病灶。这种既自生又自毁的趋势给政权带来的伤害也是如影随形的!
有了上面的阐述,就能认识走经济主义路线作为国家战略的偏颇,至少也是不充分的。这,也是我们要以和谐社会概念置换小康社会概念的原因吧!
评论被关闭。